服務熱線
18539578519
紅旗渠畔,永續相傳著青春之志;紅旗渠精神歷久彌新,正洋溢著青春氣息。
今年4月5日,是紅旗渠通水59周年紀念日。當天正逢清明節假期第二天,記者走進紅旗渠景區,看到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人。與紅旗渠“相遇”后,他們青春涌動,激情澎湃!
記者注意到,這些青年人有的是自駕或組團觀光游玩、賞花看景;有的來自各地機關企事業單位、各大院校、中小學校,大家趁假期專程到紅旗渠尋訪,感悟紅色精神。
在紅旗渠紀念館內,一批又一批80后、90后涌進來,他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從一件件實物、一幅幅珍貴圖片中,深切感受59年前林縣人民在極端惡劣條件下修建紅旗渠的壯舉,從中汲取奮斗力量。
“抵達林州后,春意盎然的美景撲面而來,林州人民更是淳樸善良、熱情大方。了解過修建紅旗渠的故事后,我認為我們應當學習老一輩敢于戰天斗地的勇氣,把紅旗渠精神繼續傳承下去。”來自山西的大學生皋詩涵說。
32歲的游客饒先生來自湖北咸寧,他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就聽過林縣人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修建紅旗渠的故事,今天有機會來到這里,通過圖片和實物展覽,更深刻地體會到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艱辛和現在幸福時光的來之不易。“我要把紅旗渠的故事講給孩子聽,告訴他什么是紅旗渠精神。”
“在紅旗渠研學游中,學生們通過觀實物、看實景、走長渠等活動,接受紅旗渠精神的洗禮,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為今后的學習、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北京市月壇中學副校長殷桂范深有感觸地說,讓他們驚喜的是,同學們邊參觀邊感嘆水的珍貴,更領悟到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內涵。“這次研學很有意義,我們將來要把紅旗渠作為學校的經典課程基地。”殷桂范說。
為游客講解紅旗渠的也是年輕人。“紅旗渠精神是鮮活的,它可以融入我們每一代人的血脈中,激勵我們去奮斗、去奉獻。”在紅旗渠青年洞前,講解員申彥茹在給游客講解。她是一名“渠三代”,爺爺輩建設,父親輩管理,如今她負責宣傳。“紅旗渠修建過程中,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經過1年5個月的奮戰,將地勢險要、石質堅硬的巖壁鑿通,這個輸水隧洞被命名為青年洞。”她在講解崗位十年有余。每當走到這里向游客講述紅旗渠的故事,她都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
“作為紅旗渠建設者的后代,我們要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同為紅旗渠講解員的郭芳芳,把厚厚的講解資料當成生命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為了讓大家充分了解紅旗渠的故事,她一有時間就去拜訪修渠老人,了解他們在艱難歲月中的奮斗故事。
“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也就是一兩代人的事,我們正逢其時。”郭芳芳表示,她將努力做好紅旗渠精神宣講人,通過新角度解讀紅旗渠精神、新方式展現紅旗渠精神、新載體傳播紅旗渠精神,讓紅旗渠精神永在。